企业新闻
Company news

乐鱼体育-做强粮食产业链 保障粮食安全

发布时间:2024-06-11
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要“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”,“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”。做强粮食产业链是促进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战略举措,是推动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。今后较长时期,地缘政治、气候变化、粮食贸易壁垒等将持续影响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,加剧粮食安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。新发展阶段做强粮食产业链要立足基本国情,把准粮食安全的供给侧矛盾,贯彻“谷物基本自给、口粮绝对安全”的新粮食安全观,保障粮食供给稳定、安全、有效,抓住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主动权。

首先,要藏粮于企,强壮粮食产业链弱项。进入新发展阶段,满足人民群众对粮食产品的更高期待,不仅要继续深度挖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主动性,更要切实培育和不断做大做强粮食企业,形成企业和农户优势互补、分工协作,强化粮食产业链建设。目前我国拥有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万余家,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959家,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粮食产业链体系。同时,处于粮食产业链生产端的农民合作社已超过220万家,超半数合作社与农业企业存在供产销关系,培育企业种好粮是粮食产业链延链补链的重要环节。发挥粮食企业对粮食产业链强链作用,亟需推动粮食企业现代化改革。一是加强以企业为核心的粮食产业链制度建设,推动国有粮食企业“混改”与粮食全产业链布局和双循环网络建设相结合,增强粮食企业用地用能、财税金融政策扶持力度。二是引导粮食企业横向纵向联合,以鼓励重组、兼并等方式做大做强新型粮食企业,促进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化改革,做强粮食企业全产业链集成平台推动粮食创新链价值链发展。三是完善粮食产业链服务体系,加速培育市场服务中介主体,带动产业配套企业成长,优化资源合理利用。

其次,要藏粮于技,补足粮食产业链短板。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作用,是实现粮食增产保供、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力,是补足粮食产业链短板的重要手段和关键举措。“十三五”期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率突破60%,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%,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%,科技为粮食产业链安全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。如何进一步深入践行“藏粮于技”发展理念,切实推动粮食科技创新发展,是促进粮食产业链自立自强、保障粮食安全、提升粮食品质的关键,亟需持续发力。一是提升粮食科技投入产出效率,推进涉农科研机构组织改革,优化粮食科技研发资金来源结构,建立粮食产业研发基金引领企业创新。二是完善粮食科技知识产权体系,畅通粮食科技成果转化渠道,推动粮食产学研深度融合。三是增加粮食科技人才供给,改善粮食科技人才待遇,提供补贴激励涉农高校生源投身粮食事业,完善高素质粮农科技培训体系。四是推进粮食科技研发创新,加强粮食种业、高端装备布局,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提升粮食种源研发激励,落实经费启动粮食核心装备补短板行动。

再次,要藏粮于地,夯实粮食产业链根基。土地是发展之基,是粮食生产的基础。近年来,我国持续健全耕地保护制度体系,采取一揽子“长牙齿”改革举措,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,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,已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,并且正在努力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,粮食产业链根基不断夯实。面对新阶段粮食生产链规模化、集约化、生态化发展的现实要求,亟需进一步增强耕地综合发展能力。一是统筹耕地占补平衡、进出平衡,健全耕地数量、质量、生态相协调的利益补偿机制,合理调控耕地供需不匹配矛盾。二是推动境外农业开放合作试验区试点,完善粮食生产投资、贸易等领域政策激励体系鼓励企业“走出去”。三是推动农业土地基础制度改革,持续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及布局优化,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强化耕地开发、流转、保护链条协调。四是破解耕田基建激励难题,加大灌溉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管护力度,提高私人高质量耕田建设的政策激励强度。

最后,要稳粮于价,防范粮食产业链风险。粮食供给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,粮食价格是直接影响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的敏感因素,有效调控并保持粮食价格总体稳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。我国长期高度重视粮食价格稳定工作,全力做好粮食保供稳价,确保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取得明显成效。内外多重因素叠加下,全国原粮市场价格季度指数从2020年初的129.90%上涨到2022年底的170.27%,呈现总体稳定、震荡上行态势。新形势下面对粮食价格对产业链的冲击,应当果断采取措施、尽早应对。一是调整粮食产业结构降低对外依赖度,优化种植补贴结构,增强玉米、大豆等粮食作物耕种力度,拓展全球粮食供应商。二是提升粮食产业政策效能,适应国际规则优化粮食收储价格政策,完善优粮优价市场购销机制,强化补贴等政策激励以提升龙头粮企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。三是保障国家粮食仓储安全,扩大粮食仓储能力与优化粮食消费结构双向推进,加速清理积压库存和更新储备库等基础设施,培育居民节粮、存粮习惯,优化粮食饲用食用结构。

(作者简介:倪建伟系浙大城市学院钱塘特聘教授,王新兴系浙江省重点智库中国政府监管与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助理)

(编辑 李闯)